安徽严打欺诈骗保行为:最高奖励10万
原标题:安徽严打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最高奖励10万
公立民营一样查、大额小额一起查、所有线索一律查、机构人员一同处理。4月2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我省部署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金维加表示,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全省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严防医保成为新的 “唐僧肉”。
据悉,全省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将全部签订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承诺书。同时,对照自查清单,开展自查自纠,及时纠偏纠错。对自查自纠不到位、仍然存在违规违纪违法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从严顶格处理。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将注重发挥医院医保办和医保审核专家委员会作用,定期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评审考核。
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是指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参保人员等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医保基金支出、或者骗取医保待遇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参保人员的利益,而且危害医保基金运行安全。
具体来说,定点医疗机构的骗保行为有: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保基金;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为不属于医保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挂名住院;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骗取医保基金支出等。定点药店的骗保行为有:盗刷社保卡,为参保人员套取现金或购买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医疗物品;为参保人员串换药品、耗材、物品等骗取医保基金支出;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为参保人员虚开发票、提供虚假发票等。参保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有:伪造假医疗服务票据,骗取医保基金;将本人的社保卡转借他人就医或持他人社保卡冒名就医;非法使用社保卡,套取药品耗材,倒买倒卖非法牟利等。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有:为不属于医疗保障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手续;违反规定支付医疗保障费用;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参与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等。
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欺诈骗保举报奖励制度,提供欺诈骗保线索者最高奖励10万元。同时,对经查实的举报线索,按照涉案金额给予举报人一定比例的奖励金。
安徽省及各市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安徽省医疗保障局 0551-69021100;合肥市医疗保障局 0551-63531027;淮北市医疗保障局 0561-3046979;亳州市医疗保障局 0558-5025536;宿州市医疗保障局 0557-3912110;蚌埠市医疗保障局
0552-3112122;阜阳市医疗保障局 0558-2208816 0558-2296127;淮南市医疗保障局 0554-6670010;滁州市医疗保障局
0550-96355;六安市医疗保障局 0564-3300202;马鞍山市医疗保障局 0555-2221699;芜湖市医疗保障局 0553-3887852;宣城市医疗保障局 0563-2831505;铜陵市医疗保障局 0562-5889778 0562-2618009;池州市医疗保障局 0566-3387887;安庆市医疗保障局 0556-5574480;黄山市医疗保障局 0559-2580861。
来源:安徽商报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的网友:
已添加。OK!
-
来自云南省楚雄市的网友:
点赞点赞必须支持
-
来自辽宁省大石桥市的网友:
滴滴一下
-
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网友:
学习了
-
来自山西省汾阳市的网友:
来的正好,支持一下!
-
来自浙江省建德市的网友:
点赞,是一种态度。
-
来自河南省新郑市的网友:
大神啊
-
来自江苏省通州市的网友:
小编,你赢了
-
来自江苏省东台市的网友:
精品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